曲园人物

曲园人物

钟玲:珍师大之哺育,惜校训之传承

发表于: 2015-04-09 点击:

钟玲校友(右三)接受母校学子的采访

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请钟玲老师用英语做一下结语,她反复提到这样一个词:treasure。Treasure our life,treasure every day ,treasure every minute and second…珍惜生命,珍惜每一天,每一刻。“珍惜”二字,不仅仅贯穿我们这次采访的始终,也是钟老师有今天成就的法宝。

“我已经仔细阅读了母校寄来的报纸,每个专栏都仔细看了一遍。”

这是在采访之前我们与钟玲老师寒暄的时候,她说的一句话。我不知道,她是以怎样的心情读这份母校的报纸的,更无从知道她是否在这些墨迹中找寻到往昔在师大的些许痕迹,其中是否会有一个老师的名字、或者一帧校园的剪影勾起了她心中对那段最美的时光的回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三十多年前在曲阜师大求学、逐梦的时光是她时刻珍视、追念的。

钟玲老师是曲阜师范大学1981届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的学生。当我们提及她的班级生活时,钟玲老师不无深情地说:“我们那时的班级,要比你们现在的更加凝聚、更加团结。”因为,那时她们所在的班级,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四年都在一个固定教室里,空间和时间上双重凝固性,在方便了大家交流意见,讨论问题的同时,更是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整个班级的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那时她所在的教室在老外国语学院楼三楼的最南头,推开窗户就是一株郁郁葱葱的松柏。而如今,松柏仍在,只是教室却不再如当年的模样了,原有的几个小教室早已东西打通,合成一间礼堂式的大教室,授课方式也随之而变。那时,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都是老师来到她们的教室来上课,而不是像现在的学生一样四处奔波到不同的老师的教室。

除了印象最深刻的法桐大道,钟老师好像最喜欢师大的松柏,采访中她曾多次提及它。虽然明白母校在在日新月异地蓬勃发展,如今的教学条件和规模早已是今非昔比,但是,她认为,在她的记忆里的曲师大永远是最美的。那个时候,一进大门,就可以看见一株巨大的塔松,随着时光的点染而日苍幽,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训似乎正形象地栖息在这株师大的苍翠上,警醒着每一位到这方土地上求学的有识之士。夕阳曾将最美的光芒毫不吝惜地投射在枝桠间,冬雪把积蓄了许久的瑞气藏在了针叶里。年去岁来,曲师大的学子们来到这东方文明的礼仪之邦、邹鲁故地的孔孟滥觞,从这里汲取精神的养料、熔铸自身的松柏禀性。寒来暑往,弹指间便是三十年沧桑,原有的土坯霍然成为如今的楼房;当年学子已成为社会的栋梁,风华正茂的容颜已交付旧日里的时光。唯有那株塔松,青葱仍在,不改当年神气执着地立在天地之间浩然坦荡酷暑而日苍夜翠,寒冬而巍然后凋。塔松周围的白玉兰和紫藤春天里羞涩绽放地洁白朵朵,暮光中婉转摆弄地淡紫绦绦,为沉静古朴的师大添得几分梦幻的沉醉。往日的师大便在这阳刚与阴柔两极交汇的协和之美里,熏陶着每一位求知若渴的学子,而当他们走出校园,踏上讲坛,那方土地便成了永恒的精神家园。

“我们好像没有多少社团活动,但是我并不遗憾。”

钟老师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学校里不像现在这样社团林立。但是课外活动却弥补了当时学习生活之外的单调。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大二的时候她和全班的同学去农村一位辅导员家里郊游。师母给他们一行人准备的地瓜,回程时路过的大水坝,激情泛舟的河流都是最温馨美丽的回忆,在时光的摩挲下变得愈发可爱可亲。

她在大一大二时担任班级的文艺委员,但是因为班里的文艺活动并不是很多,就负责给同学们代拿报纸和信件。因为信件还需要整理分类,往往需要一天到邮局跑两三次,而她从没有什么怨言。因为,在她的心里,能够为同学们服务是她的本分,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钟老师非常谦虚地说自己比起班里的其他班干部,还算不上是最优秀的——对于他们那一代人来说,勤劳、朴实是很普遍、平凡的品质。提及她的同学们,她骄傲地说,那时大家没有不喜欢劳动的!

除了勤奋地学习,大家把自己的业余生活投入到各种劳动中,那时她们的教室是干净的,宿舍是干净的,就连外国语学院外面的走廊都是他们帮忙打扫的,他们也积极地帮老师打扫卫生。那时,陶愚川老教授还在曲师大,钟老师和同班的学生有幸到他的家里打扫卫生。陶老先生可是出了名的怪脾气,生性孤僻,不善与人交谈,即使同住一楼的青年教师们也不敢贸然打扰他。本来同学们以为他不会接纳这个要求呢,没想到老爷子竟然允诺了,于是钟老师一行就和这位有着传奇一生的老师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虽然钟老师时代的大学活动是零散的、自发地,但并不见得毫无秩序章法。为数不多却质量上乘的课外活动,不仅丰富了那一带大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提高了待人接物的能力,历练了吃苦耐劳的品质,成为那一代人最美好的回忆。

“study,study,and study”

曲师大给钟老师留下的最的印象就是浓厚的学风。几乎每一个从师大毕业的学生都是秉承踏实认真的信念并将其带到工作岗位上

“那时,我们的主题就是学习!”回忆在师大的求学的日子时,钟老师这样说道。

那个时候,钟老师会做很详尽、细致的笔记,不仅有课堂笔记,,课下有一本补充笔记。唯一让她感到遗憾的是,当时因为条件有限,她在师大学到的更多的是某种知识层面的,很少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只能是自己在摸索和尝试。所以上三尺讲台后,她格外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包括怎样记笔记,怎样读英文原著,怎样对待中文译本等等。

近三十年来,钟老师致力于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教学,出版了十多本关于学习方法的研究专著。她曾参中国国际广播公司出版的辞典《汉英常用生活词汇》、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大学英语教程学习指南》和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的编写工作;主编大学电影教材《泰坦尼克》、《阿甘正传》两部,主编教学辅导用书《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真题详解》、《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5篇。也曾获得校级课堂教学质量检查评比二等奖一次、一等奖二次、德州市社会科学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三次、山东省高等学校外语专业科研成果二等奖一次,获得德州学院首届“教学骨干教师”荣誉称号,英语听力双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获德州学院教学二等奖。在学术和专业上取得优异成绩之外,钟老师还在行政上身兼数职。她在1996年6月加入九三学社,是山东省人大代表,曾经担任德州市第十、第十一届政协常委,德州学院基础部主任,现任德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德州市委主委。历任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精读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德州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副主任、德州学院外语系副主任、德州学院基础部主任。

应当说,钟老师在学术上和社会上取得今天的成绩和地位与当时大学时代养成的学风素养是密不可分的。

便是在工作如此繁忙的今天,钟老师也并不放松自己的专业学习。她的床边还有一本《英语广场》,每天睡觉前都会翻阅,里面的美文她都读了很多遍。当我们问及她的兴趣爱好时,她有些害羞地说,没有什么特别的,看经典电影,比如《傲慢与偏见》等,这样既可用作休闲娱乐,也有助于自己的外语教学和研究工作。体育活动就是跑步,近几年关节不好,跑的少了,但可以玩赛车。她的业余生活似乎与工作是分不开的,女儿曾经笑称自己的妈妈“不懂得生活”。也许正是这样“学而不厌”的精神,让钟老师可以一步步地走向自己事业的巅峰。

“我一直以来秉承这样的原则,要做就做到最好,所以我一直都是我们院最受欢迎的一位老师。我每天都在自己给自己的规定的生活,只要我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的走,没有完不成的目标。”这让我看到了钟老师执着刚毅的一面。虽然事务繁多,但心中有计划,她就能忙而不乱。关于一天要做的事,她一定是前一天甚至前一个月就做好打算。我们来采访的时候,钟老师刚给她的下属陈述了上半年的计划。

“教师,不是职业,而是事业。”

到大学老师这一职业,钟老师说最重要的是热爱,唯有热爱才会成就你大学老师这一事业,而不是职业。她在十四岁时就立志要成为一名老师,在那时算是立志比较早的人,那时的她就告诉人们她长大后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被人们看做“比较革命”的孩子。在师大的学习生活,更是为她走上大学讲台奠定了基础。

大四的上学期,钟老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育实习。他们班在青岛六中实习,带队的指导老师非常负责,不仅安排他们讲课,而且组织全班同学观摩听课,并且交流、探讨、总结、提升。那次实习,钟老师不仅和所教班级的孩子们建立了的深厚情谊,锻炼和磨砺了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实习的经历更坚定了钟老师从小的梦想。

其实,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钟老师也意识到,在曲师大遇到的老师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理念

这么多年过去,教过钟老师的教授很多都退休了,对于我们来说有些陌生,但是对于钟老师老师来说却是终生难忘的。她回忆起教她英语精读的曹一堂老师,她还记得那位老师讲课非常专注,每节课都雷打不动地要喝完一壶水,于是同学们课前总会为他准备好一壶水。曹老师也很注重课堂提问,善于在课堂中找出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这种专注的精神,发现问题的方法在钟老师教学中也得以继承和发扬。

曹春春老师也是一位对钟老师影响很大的教师这位曹老师是钟老师在大学时的英语泛读老师。那时候泛读课要准备很多材料,曹老师自己给学生印刷。她还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学生通过讨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去体悟人生的道理。钟老师至今还记得他们班讨论的最热烈的一篇课文。一位帅气的男子想要追求公主,但是他必须要闯过一道难关。在他的面前有两道门,一道门后面是凶猛的狮子,打开它就有丧身狮口的危险,另一道门后面是个漂亮的女人,打开它就必须娶她。而公主是知道其中的玄机的,那么公主的选择是什么呢?在原文中这本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选择那道门涉及到每个人对于真爱的认知。而这恰恰引起了钟老师一班人热烈的争论,大家踊跃发言,每一个人都试图驳倒对方,殊不知爱情本是个千载难题!

曹春春老师做他们的班主任的时候,还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在课下听英国广播BBC练习听力,也经常和同学们交流。这给钟老师很大的感悟和启发,老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在钟老师这里得以薪火传承。到德州学院任教后,她坚持认真批改每个同学的作业。她多次强调作业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更注重老师对于学生作业的及时反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试错和提升。而且,她每晚都会去学校为学生辅导功课,即便孩子小时,也要带着孩子去学校,为学生解惑答疑。

钟老师非常珍惜自己在师大的学习时光,也珍视在师大继承的学术精神和素养,更珍惜“教师”这个称号。正因为如此,她才会在教育事业上取得如此多的骄人成就。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当提到母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个校训时,从教三十年,已是育得桃李满天下的钟玲老师感慨不已。没错,这句出自《论语》的箴言不仅是每一位圣地学子的座右铭,更应该是每一位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终生当以奉行的圭臬。

这八字的自强仁爱的校训,不仅是曲阜师大六十年来所秉承的办学育人的理念,更是千年来中华文化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源泉。从这质木无文的理念中,我们仿佛依稀见得两千年前芳草萋萋的泗水之滨、佳木葱翠的尼山之西,有一位慈祥而富有智慧的老人,在一个名为“杏坛”的地方,正手持教鞭,教化子弟。白天里他耳提面命、言传身教,灯光下他又韦编三绝、孜孜以求。从此,礼乐文化得以历经春秋动荡而不废,和谐理念得以贯穿千年而至今。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先圣遗言,席珍流而万世响;师大校训,木铎起而千里应。郁郁乎两千年薪火传承,孔夫子当年的追求当为每一个师大学子律己育人的准则。四年的引吭高歌的大学生活、如花似梦的青春岁月能在礼乐圣地度过,的确是值得珍视的一段人生幸事。千年来历史的文化积淀如甘似醴,香飘万家。数百名教师执鞭育人、学子耳濡目染、如沐春风。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每一位师大学子应珍爱自己的师大时光,不负青春韶华。

钟玲,女,1985年7月曲阜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大学本科,文学学士,任德州学院基础部主任,教授,1996年6月加入九三学社。山东省人大代表、曾经担任德州市第十、第十一届政协常委,德州学院基础部主任,现任德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德州市委主委。

联系信箱:qsdxyb@126.com  电话/传真:0537-4453345  QQ:800081955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曲阜师范大学 科技实验大楼820室 邮编:273165
曲阜师范大学校友总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qufu normal university alumni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