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曲园

曲园记忆

我心在曲园

发表于: 2015-01-23 点击:
我心在曲园

发表日期:2014年5月7日 作者:徐丙利 【编辑录入:xiaoyou

向前冲 昂起头!

曲园学子齐加油!

丈夫崛起高昂首,

腾身一跃向胜利冲锋!

对曲园爱得至深,也不是为谁,从第一天到母校报到时就感觉到此处天地人合一,磁场很和谐,与别的地方不一样。

当我的博客“曲园人的空间”阅读量突破73万人次的时候,我写了如下的话语:感谢曲园,感谢关心曲园的人们。

离开曲园11年了,但与曲园始终是血脉相连。当年创办自己的博客时,取名“曲园人的空间”,从一开始,我的定位很明确,就是曲园人的家园,说白了就是所有曲师大人相聚的地方。正是这个原因,我搜集关于曲阜师大几乎所有的人和事,慢慢地尝试着让更多的人了解曲师大,认识曲师大。博客的宗旨是“汇集曲园人的故事,为曲园人提供交流的平台,激励曲园人走得更好”。这是一种情怀,又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爱恋。

曲园是我的母校,是15年来牵伴我的精神血脉。我的青春打上了曲园的印记,我是那片土地的赤子。

离开那个园子后,我多想再回到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总幻想在夏天的晚饭后,凉风习习中,坐在孔子文化广场边的石头上,看看来来往往的人群;或者是在太阳西下时,欣赏白发先生们携手前行。今天的我们虽然年轻,但那份感情至纯至真,百分百地属于那个园子。

我对母校的感情是朴实的,因为母校的品格是朴实的,也教会了我做人要朴实。永远记得大学生邓小平理论研究会这一温暖的集体,她让我深刻地体会了母校校风中“朴实”的含义。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时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陈复昌老师对我们的教导。陈老师对人和蔼可亲、讲话有板有眼、做事认认真真。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每次准备宣讲稿时的情况。研究会的宣讲稿都是陈老师一句一句地改,光改完宣讲稿,一般需要三周多的时间。宣讲与其他的不同,关键是让听众听明白,既要说理,又必须易懂,这是陈老师反复强调的。有时准备宣讲稿到晚上八九点钟,陈老师累得嗓子出血,他老伴心疼地打好几个电话催他回家吃饭、休息,但他仍然坚持把当天的宣讲稿改完。这个场景让我们所有的研究会成员十分感动。短短几年内,研究会一炮打响,《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也正是每次准备宣讲稿时,了解了陈老师,了解了研究会,了解了母校。毕业十年发展到今天,在研究会历练的兄弟们都已成为各行业的骨干,看到了这个当时学校里最大社团的威力和带给我们的发展基因。

总觉得那时的研究会规格很高,可能是因为陈老师的缘故,格外地备受关注。200012月,当研究会准备召开“学理论、促三进”会议时,陈老师向校领导请示,党委书记立即表示要亲自参加,这是规格最高的。那天下午,从济南开完会急忙赶过来,党委书记作了主题报告,讲了一个半小时。

毕业11年来,我常穿的T恤衫必然是关于曲阜师范大学的;办公桌上,一直放着一本2005年版的《曲阜师范大学史》。这在单位算是“怪异”的行为,但我知道,对母校的这份“痴情”是永远不变的。和妻子说话时,妻子有时说:“你们曲阜……”,可以看出在妻子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很彻底的曲园人;我的儿子都知道他爸在曲阜有个家,名字叫做曲师大。

20036月,话题中充满了离别,当研究会的兄弟姐妹们照完合影时,学校广播台播放了那首当时流行的歌曲——《奔跑》。这是下一届兄弟们送的,其含义深远,其情至重。今天的我们更能体会歌曲的真谛,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奔跑、不停地追逐的过程。

风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而曲园的笑容摇晃摇晃,成为我命途中最美的点缀。看天,看雪,看季节深深的暗影,在曲园的四年,将成为我们人生中铭刻永久的记忆和不变的情结……


联系信箱:qsdxyb@126.com  电话/传真:0537-4453345  QQ:800081955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曲阜师范大学 科技实验大楼820室 邮编:273165
曲阜师范大学校友总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qufu normal university alumni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