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曲园

曲园记忆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发表于: 2015-01-23 点击: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发表日期:2014年2月26日 作者:王少华 【编辑录入:xiaoyou

王少华(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员)

1979年,我被曲阜师范学院录取。这所大学,文化底蕴厚重,校风学风严谨;这里的人们,正直、勤奋、质朴、进取。我在这里学习和成长,深受影响,受益终生。

回顾在曲阜师范大学的7年,我想起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的话,“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再好的竹子,如果不矫正其曲,不配上羽毛箭镞,就不能成为利剑;再好的铜材,如果不煅烧铸造,就不能成为好的兵器。由此推论,对学生的培养,品德最为重要。教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其重要性远甚于把他培养成天才。曲阜师范大学就是一所视立德树人为学校生命的高等学府,她高度重视儒家思想所崇尚的道德教育,把严谨求实的教风学风传播到各个院系,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母校坐落在孔子故里曲阜市,千年孔孟文化的传承与演进,让“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精髓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思想根基。回想当时,学校把现代信仰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和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将社会主义信仰、社会公共道德写进每一位同学的心里,使同学们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健康的人。1983年,时任中文系主任聂建军老师对我进行入党前的组织谈话。那天,他刚吃完晚饭,从6点开始,一谈就是3个多小时。时任中文系党总支书记井维增老师常和同学们谈生活、谈工作、谈人生、谈理想,小到认真学习、宽以待人,大到坚持信仰、发挥模范作用,井老师的交心谈话,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忆犹新。

母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堪称典范。无论是对教师从业基本技能的教授,还是专业教学、实习实践的各个环节,无一不体现着母校崇德尚学、教学育人的优良传统。记得上学时,母校不但注重对粉笔字、钢笔字等教师基本素养的训练,还特别重视思想层面的教育,要求每一位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在如何当好一名老师上下功夫。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们也特别善于把这种教育思想贯穿到专业教学、劳动锻炼、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各个课堂,不断提高我们的学识和修为。记得毕业实习时,我有幸师从黄清源老师到曲阜一中进行教学实践。黄老师总是手把手地教我们上课。从备课思路到讲课技巧,从课堂控制到课业安排,他都是先教后听,听完再教,一直到他满意为止。在对授课情况讲评时,黄老师总能中肯地指出问题之所在,并一一帮助纠正。中文系的学生总是在文字写作上心存优越感,我的本科毕业论文也是洋洋万言,黄老师逐字逐句进行修改,一字一词都要求安排妥帖,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都要相互衔接,丝丝入扣。黄老师对待工作和学习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态度,让我倍受振奋,他的教诲,我至今牢记在心。

在母校读书的几年,我总有种感觉,就是无论是学校领导、著名学者,还是广大老师和同学,都特别质朴、特别和蔼可亲。他们穿着朴实,处事朴实,思想朴实,作风朴实,好多老师都穿带补丁的衣服上课,从不觉得不自在。这就是对艰苦朴素优良传统的一种亲身示范,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在我的记忆里,杨振琪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两个班的辅导员,与我们住在同一个宿舍楼,每到吃饭时就与我们一起端着小饭盆到食堂打饭,没有半点架子。他待人热情真诚,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与他相处心里总是有种说不出的踏实和坦然。他退休后,仍然挂念他每个学生,经常打听我们的消息,把我们当成他的骄傲,我们哪怕取得一点点进步,他都通过书信或者电话向我们祝贺。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对杨老师尊敬有加,他无论到哪里,我们都想方设法给他提供便利和服务,这既是对老师的一种感恩,也是对老师的一种敬重。

本科毕业时,我有幸通过母校研究生招生考试。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中,我更加理解了母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训和“勤奋、朴实、团结、进取”的校风。懂得了本科学习期间文化课严格考试的用意,听懂了飘满校园角角落落朗朗书声的意蕴,明白了农场劳动锻炼和宿舍卫生评比的意义,……这些在每一个曲师人身上凝结沉淀下来,形成了一种品格、一种力量、一种特征和符号。我的导师刘乃昌先生,就是这种符号的代表。他为人从容淡定,低调谦逊,不追求奢华,不追名逐利,与人交往总是宽容、仁义至上;他治学严谨,务实求真,对各种文献典故烂熟于心,对苏轼作品有独到研究和见解,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记得他教我们时,要求半月写一篇读书笔记,并一字一字、一词一词地亲自修改,对我们的硕士毕业论文,他更是精心修改,让大家受益匪浅。

如今回想在母校经历过的这些人和事,转瞬已经过去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中又有多少代人经历了同样的人和事啊。我不禁感想,不正是这一代代人和事的积淀,形成了曲阜师范大学的精神血脉吗?正是这种血脉培养了我的人格,给予了我最珍贵的人生本钱,给予了我工作的力量。这就是母校,对她我永远感恩。

联系信箱:qsdxyb@126.com  电话/传真:0537-4453345  QQ:800081955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曲阜师范大学 科技实验大楼820室 邮编:273165
曲阜师范大学校友总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qufu normal university alumni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