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一群满腔热血、充满激情的青年走进曲阜师范大学。他们边学习边参加社会实践。求学期间,他们编写了枣庄煤矿史、吴村人民公社史、陈庄人民公社史、新梁山英雄谱,参加了山东省文艺服务团到肥城“开山引水”现场进行采访,成立了山东高校唯一一家《山东文学》业余编辑部……他们,就是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第一届本科生。
2018年,他们再次“入学”。18级新生为58级“新生”重新佩戴校徽,岁月的沉淀和青春的朝气相得益彰,黑发与白发相望,泪眼间,六十年的时光如此温柔。学校找出了当年的入学登记表,在入校60周年恳谈会上,副校长王继锁代表学校将其重新颁发给24位与会校友……相识一甲子,如今桃李归来,全然是记忆中的样子。
好久不见,你依然没变
走走停停,蓦然回首,眼中的同窗已经两鬓落霜,脸上篆刻着岁月,可是相互辨认却并不困难,因为心里的同窗永远是当年的模样,而这次中文系58级校友恳谈会已经是大伙第七次团聚。
这一次回母校聚会,仍有千言万语,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便化作诗句的真切情谊。58级的他们,是写诗的一代。张顺清为本次聚会所做的一首《满江红》被朗诵得铿锵有力:“斗转星移,六十载,冬雪春风。喜相逢,执手凝神,互道康宁。”“母校恩,如山重;同学情,浓又纯。俯仰唯善无愧怍,电闪雷鸣心亦静。”句句含情。衣恒永在大学毕业将要离开曲园时曾写下一篇《母校,我走了》:“明天我就要离开您奔向远方,母校,您放心吧!”“将来将带回桃李的芬芳”,道出多少学子的心声。今日又写下《母校,我回来了》相应和。颜秉钺亦做诗一首,表达“牢记培育情”。陈健动情地说“我的哲理诗使我在运动中受了无妄之灾,他们去学校调查,是我最亲爱的母校保护了我。”一日入曲园,终身是曲园的学子,曲园是他们永远的后盾,也是永远敞开怀抱的家。
两位“老大哥”叶世超和范殿一,今年均已83岁高龄。叶世超回忆往昔仍充满感慨,自15岁起他在海军战斗部门,一直到23岁因病离职,初中学历、中专毕业的他,最终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我上对了学校,选对了职业。”范殿一坐着轮椅,认真听着同学们交谈,显得分外精神。他是如此深深爱着自己的同窗们,因为“害怕以后不能相见”,所以即便是去年生病最严重的时候,也在一家四口的陪同下从菏泽到烟台赴58级学友的聚会。另有几位同窗已有些耳背,仍微笑着专注地看着每位发言人,在只言片语中寻找着当年的记忆。
临近中午,天色渐暗,窗外烟雾缭绕,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屋内谈论风生之际,一位白发老人姗姗来迟。众人纷纷起身,环绕着老人,一时间好不热闹。许多未到的老同学,嘱咐到场的同学念念写给大家的书信,托清风捎来安康……祝大家健康长寿,阖家欢乐!
这就是时间,残酷也仁慈,给予也剥夺。在不确定到确定的单行道上,人们获得声誉与财富,遭遇挫折与失败,但最终,都变得温润。想用柳条栓住时间,时间却像河水,缓慢浸过一切。
“现在的感情早已不仅仅是学友,而是姊妹弟兄。”李志霄说。看着郭术敏、张志静这两位教导过58级的老师,同学情谊、师生情谊、母校情谊在他们心里鼓胀。
看看,咱们曾经的模样
记忆它不会沉默。踏入母校,校园已经完全变样,但在他们的眼里,永远都是当年的样子。下午,一行人来到校史馆,校史馆的西厅让他们尤为激动。那里是曲园的记忆,展示着曲阜师范大学自建校以来的衣食住行、教育、人员、环境等大量文物和老照片。
58级的高翥梅和59级的伦欲蓁是一对夫妻,两人一踏入西厅便在保存完好的老校门牌停下来。“一看这校门马上就回忆起了好多。”“真好啊。”拿手小心摸了摸木牌的一角,两人感叹。当年他(她)们来到学校时,迎面的就是这上面镌刻着山东省委书记舒同的字“曲阜师范学院”的牌子,那简朴庄重的老校门嵌在凹凸不平的大理石里,长方形石柱矗立两旁,中间两扇花棱子铁门,构成了他们对曲园最初的印象。
拿着单反相机的谭秀东对着一个样式特别的椅子不停地拍照,那木头椅子左边没有扶手,右侧扶手的前方却比后面宽了三倍。“这是复试用椅子,”他热切地看着这椅子“我们当时上课就坐这个,就把本子放在右扶手上写字”。身着龙型纹饰衣服的李贤台则停在了各个年份的本子面前,一个一个找着:“这是83年的本子,这是54年的作业本,看看,咱们的是58年的。”他笑了起来,“我的一本外国文学的笔记记得密密麻麻的,还留着呢。”那时的纸张质量不好,纸面经常一摸就有个草疙瘩,他总得控制着自己不要老是去抚摸,以免损坏了本子。
高赞非校长的塑像前聚集的人最多,来自济宁的姜国贤和李永昶站在一起回忆道:“咱们那时武静安是党委书记,之后是于勋忱书记。高赞非当时是院长,特别有风度,真是记忆犹新。” 他们说的不仅仅是为人处世之道,更赞高赞非先生的交谊舞。言语间周围一圈人都笑了起来,那时时兴交谊舞,“过年的时候把食堂那四方桌子拖到一边,那回八个人一桌,都是站着吃地瓜面、玉米面或者窝窝头。没有凳子,好收拾。”李殿云解释道,“一群人临时凑成个像模像样的乐队,就能欢欢喜喜地跳上几曲交谊舞了,高赞非先生都随着大家一起跳,能跳交谊舞可了不得,不是什么人都会的。”
人们回望20多岁的自己,大概都会有这种“当时怎么那么稚嫩”的无奈感叹,但是又会产生骄傲之感,有“当时可真好”的怀念。那时西联教室前的梧桐树还没有现在这么粗,同学们会把一根碗口大的竹竿竖在中间那棵最粗的树旁,爬个竹竿。当时也有个北操场,南侧有条长长的林荫道,道两旁皆是高大粗壮的梧桐树,师生大会、演讲、会议、周六晚上放电影都在那儿举行。如今那林荫道只能在照片里见到,梧桐树也只剩下了东西两头的几棵。
这是属于他们的历史,所有被熨得妥妥帖帖的情绪,在校史馆里都起了褶,有了裂缝。聊起当年曲园生活,这些耄耋之年的白发老人身上的磁场都发生了变化。从没穿过校服的他们新奇地看着墙上那学校从上海给81级至83级的学生定制的西装校服,对着一群人笑着拉犁的照片表示“这活很苦”,需要身体前倾,下巴抬起……滔滔不绝,仿佛时光又拉回到六十年前。
这是令人开心的场景。耄耋的他们笑得像个孩子。白发也掩饰不了内心的炽热,年龄限制不了对青春的追逐,皱纹禁锢不了真心的笑容,时光里芳华永驻,再聚首仍是“少年”。
我们,就是最大的祝福
在曲阜这片杏花传墨香、片瓦育思想的土地上,应该有新中国自己的大学。肩负历史与时代的双重使命,1955年山东师范专科学校在济南创办,1956年迁至中国教育的发源地——曲阜,从此一代代曲阜师大人怀抱信仰,将满腔赤诚挥洒在这片孔孟之地。
校史馆东西两厅之间是一处播放着学校宣传视频的休息所。陈健专注地看着大屏幕,屏幕上播放的是曲阜师范大学新校区建设规划和中国教师博物馆建设宣传视频,他看得认真,脸庞被视频的光映照得斑斓。视频里,原学校办公室主任王琪介绍说“我是1957年,从省委直属机关调来学校工作的,当时学校的条件非常艰苦,走的是泥土路,点的是煤油灯。在历届我校党政领导下,攻坚克难,规模大了,学校的环境美啦,学科门类齐全了。我和广大的师生一起,感到非常的骄傲和欣慰。”
离开校史馆前,李贤台思索片刻,提起毛笔在宣纸上挥笔写下“往事如虹”四个大字。当年他们在这里成长,在这里跳着交谊舞庆祝新年,在这里毕业。谈起当年的青春岁月,老人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学校有一流的教职工、一流的学生,在艰苦的环境中培养出了一流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毕业时,他们胸怀‘党的需要、祖国的分配就是我的志愿’的凌云壮志,兴高采烈地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尽管他们很平凡,但他们对祖国和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令人敬佩,也值得曲园人骄傲。
如今他们在这里重逢,在这里展望未来。“曲园的变化真大!”校友会接近尾声,老人们也说出了心中的期盼:愿曲园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一天的行程虽短,总有回答青春的一幕。老一辈艰苦奋斗,新一代不负重托,在一甲子间书写了许多薪火相传的故事。桃李千万,花开遍地,忘不了的是母校培育之恩。
青春不老,我们不散,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下一个甲子的征程已经起航。
来,为了我们的青春,干杯。
(文:陈天平 马一方 图:刘萌 郭维勇 姜铭铭 来源:宣传部 编辑:宣传部新闻中心 责编:孙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