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琴,曾就读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临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她立足三尺讲台不断追寻人生梦想。1987年7月,她从师范学校毕业,以讲课比赛第一名的成绩分配到临沂第一实验小学。一个农村孩子,能到临沂最好的小学来工作,是多么的幸运!因此,我格外珍惜这份工作。
来到一小,张淑琴很快就发现了自己与其他教师的差距。刚出校门的我热情有余,但经验不足。教好小学生,就要先当“小学生”.为了尽快提高自己,我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打扫卫生,做课前准备,提着凳子去听老教师讲课,学习她们怎么带学生。晚上,自习教育理论、练习“三字一画”,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然后在办公室对着镜子试讲,看表情和体态语是否合适;用录音机录下来,听语调是否恰当,普通话是否标准。
毕业第二年,在学校举办的讲课比赛中,张淑琴获得数学学科第一名;1989年3月,代表学校参加全市数学讲课比赛,获得第二名;这对于20岁的她是巨大的鼓舞和激励。此后,她开始承担各级公开课、示范课。为了确保每一节课都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她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学习和备课上,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水平逐步提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孩子们越来越喜欢上她的课,张淑琴也开始尝到了为人师者的快乐。
1995年至今,张淑琴先后五次代表临沂参加山东省和全国的数学、科学和现代科技三个学科的讲课比赛,还承担了教育部、科技部“九五”、“十五”课题的实验和研究,执教了省、市、区级公开课近百节。2004年被推选为全国优秀教师,200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2010年评为临沂市劳动模范。
成绩和荣誉让我自豪,更带给张淑琴巨大的压力,因为她深知它承载着组织倾心倾力的培养与信任,承载着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期待,也承载着更多同行的支持与帮助。她所能做的,就是更加忘我的工作。
2010年起,张淑琴开始担任学校的副校长。因为舍不得三尺讲台,她主动要求继续带着一个班的数学和品社。上课,组织学生活动,引领教师发展,做好管理工作,每天的工作既紧张又充实。
按照临沂市委、市政府均衡教育发展,“名校进北城”的指示要求,今年5月,原来的村办小学--岔河小学正式成为一小的分校,需要派教干到岔河工作。但面对北城新区中办学条件最弱、六个年级仅有148名学生的村小,让谁去呢?
“那里离家20多里,你又不会开车,每天骑自行车跑路就够你受的。”这是很多同事给我的提醒,但作为一小的副校长,在党委政府需要的时候,在困难和责任面前,她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干。张淑琴第一个站了出来!她也希望把这些年学习积累的一些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带给那里的孩子们。
从那以后,张淑琴每天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到岔河校区上班。搞协调、抓管理。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学校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大为改善,今年新招学生是去年的8倍还多,实现了招生工作开门红。
新校区、新起点、新形象,为了给孩子们留下难忘的开学典礼,学校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当出队旗唱队歌时,竟没有一个同学会唱,这深深地刺痛了张淑琴,也坚定了她一定要做好的决心。
为了让孩子们全面发展,她一方面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另一方面借助社会力量开设特色课程,每班每周开设一节乒乓球课和一节体育舞蹈课,组织书法、国画、舞蹈、乒乓球、动画等兴趣小组,让孩子们不出校园就能学习特长。同时,向总校申请,向一小的孩子发出倡议:把看过的书捐出来,给岔河校区的小朋友们捐建爱心书屋。在重大节日组织学生办手抄报,让孩子们在查询资料时学习节日文化,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提高创造能力。请家庭教育专家为家长们作报告,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倾听全国著名感恩教育专家的报告,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
因为离家远,每天早上张淑琴都把午饭带到学校。有一天由于走的匆忙忘了带饭,中午就在办公室吃了两个梨。有时忘了带菜,就到门卫大爷的菜地揪一把韭菜和几个辣椒。吃饭时,看着窗外的岔河小区,想想全家共进午餐的幸福,张淑琴心里也有过淡淡的伤感。但一想到家长的夸赞和孩子们的笑脸,冰冷的午餐顿时有了爱的温度。
“一个好教师,就是一个好世界”. 我们给学生怎样的课堂,就是给学生怎样的世界。北城在快速崛起,孩子的眼里看到不仅是拔节的高楼大厦,老师在他们心里种下的是暖暖的阳光。能到岔河校区,让孩子们接受优质的教育,是我的幸运!
1999年5月,张淑琴带病坚持工作晕倒在讲台,医生从我的腹腔中抽出了2000多毫升鲜血。出院后身体还没康复,她就带领150名孩子进入紧张的期末复习中。至今她的血色素仍在85左右,属于低度贫血。
2001年8月28日,张淑琴的父亲突遭车祸!当晚十点她赶到邳州医院,看到父亲头上裹着厚厚的纱布,鼻子上插着氧气管,脖子上带着颈套,浑身上下血迹斑斑,面无血色的躺在那里昏迷不醒。想到父亲一生为她们兄妹操劳,刚刚退休还未过上一天安宁的生活,想到自己平时忙于工作,很少回家看看,力也未出恩也未报,真是痛不欲生。趴在父亲的病床前,她不停地在心里祈祷:让父亲醒来吧!一天、两天、三天,父亲终于醒过来了。面对重伤的父亲,此时不守候尽孝,还待何时?然而,张淑琴心中又放不下两个班的学生。父亲对她说:我没事,你开学了,回去上课吧,有你妈和你弟在医院就行了。张淑琴一路流着泪赶回了学校。此后,父亲住院三个多月,她每周五坐下午5点半的班车赶奔医院,每周一又乘早五点的车赶回到学校,没有因为探望父亲耽误学生一节课。
2004年元旦,张淑琴9岁的女儿小腿粉碎性骨折,打完石膏后拍片子发现骨头没有接好,需要第二次正骨打石膏,每一次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喊都让张淑琴心碎。“妈,我的腿太疼了,太疼了,你别走,陪着我行吗。”可还有5天就要期末考试了,100多名学生还在等她带着他们进行复习。实在没有办法,张淑琴打电话叫来老母亲,让家人白天在医院陪护,晚上她在女儿的病床前批改学生的试卷。女儿休学一个学期,张淑琴没请过一天假,也没耽误过一节课。
这几年,年迈的父母多次因病住院,家人都瞒着我。每次打电话,他们总是说:我们很好,你放心,别太累了,注意休息啊。面对家人,张淑琴内心充满愧疚!她总觉得,家里的事可以协调解决,但工作的职责无人替代,不能因为家里的事而耽误100多个孩子的学业。
2008年,经过层层推荐选举,张淑琴光荣地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3月9日上午,胡锦涛同志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会前与代表合影留念,张淑琴被安排站在胡总书记的身后,他深情地对我说:“你是沂蒙山区基层教师代表,请你转达我对沂蒙革命老区教师的问候!”胡总书记的话语始终激励着我努力工作。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很重要的职责是参与制定和修改法律、审议各种报告、为国家发展提出建议和议案。这些代表工作,有的与教育缺少关联性。为了履行好代表职责,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张淑琴又把学习人大知识、搞好调查研究、撰写议案建议等事项当作重要任务,多次到学校、公检法等单位调研,先后撰写了《关于修改教师法的议案》等60多份议案或建议,为《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15部法律条例提出近200条立法修改意见,其中两个法律条款被收入到《山东省未成年保护条例》。扎扎实实的履职,让张淑琴6次受邀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省人大常委会会议、省人民代表大会,并在代表团大会上作主题发言。作为山东推选的全国履职优秀人大代表,我的履职材料收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编著的《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经验体会汇编》。
看,这就是“两会”的首日封,它不公开发行,只在代表驻地销售。每年人代会期间,张淑琴都买100多个寄给班里的每一个学生。这带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大会堂”字样的铅笔和橡皮,铅笔代表们每人每年只发2只,橡皮只有人大常委才有。每当会议张淑琴就收集这些铅笔送给班上的同学,有些代表们知道后,还主动把铅笔和橡皮送给我。这些礼物虽小,孩子们却一直珍藏着,小小礼物加深了孩子们对人民代表大会的认识,也分享着小公民的自豪和快乐。
借助人大代表这个平台,张淑琴与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交流,与众多的全国名师建立联系,为临沂一小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更高的平台。现在一小的老师能即时免费参加北京名校的教研活动,到北京众多名校听课、参观、学习。
怀揣做一名好老师的梦想,26年一路走来,张淑琴见证了临沂教育的发展,感受到了临沂市委市政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各种举措。在这个尊师重教的时代,尽管平凡如沙,亦可伟大。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张淑琴说她不是蜡烛,因为在照亮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充实。在一个个愉快学习的课堂上,得到了一种令人悠然陶醉的幸福感觉。虽然离好教师的标准还差得很远,但她会不断的努力,和学生们一起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